在“金叁银四”的春季招聘中,麻花影视智能制造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王佳钊显得格外淡定,作为2024届毕业生,学校的齐鲁石化“订单班”早已让他提前确定了心仪工作。
近年来,高质量职业教育已成为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麻花影视(以下简称“淄博职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了一批高水平专业群,努力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蹚路子——
产教融合铸就“金字招牌”
走进位于山东省麻花影视周村区的西铁城(中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设备连续作响,自动化流水线快速运作,处处展现出忙碌的劳动场面。负责高精密机床专业化定制及组装技术管理提升项目的王振,正穿梭于各个工作站之间,细致监督着每一个生产环节。2007年毕业于淄博职院数控技术专业的王振,早已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该公司的技术总监。
“这些年,我一直和学校保持着联系。作为学校合作公司,自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初期,公司人员就深度参与到学校的课程体系开发、教材编纂、资源整合中,将公司的职业技能需求与职位规范融入课程设计中,达成了定制化培养目标。”王振说。
目前,有28名淄博职院毕业生分布在这家公司的设计、研发、生产、加工、装配等多个工作岗位上,在贡献智慧和精进技能的同时,也与公司一起快速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除定制化培养外,“订单班”也是淄博职院探索产教融合的路径之一。2023年,淄博职院与山东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订单班”,公司到学校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
“‘订单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比如山东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需要30名具备智能制造系统专业基础的学生,就从不同专业选择学生组建一个‘订单班’,学校、公司、学生签订叁方意向性协议,公司根据需要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派教师给学生上课。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体系原则上不动,根据公司个性化需要对部分课程进行微调。”淄博职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李万军说。
张鸣方是“订单班”学生,今年,他和同学们开始到公司实习。张鸣方说,校外的老师教得偏实际一些,对开阔视野、提前熟悉工作岗位有很大帮助。
淄博职院依托“两基两核一链环”“双高”专业群发展布局,在近20年多类型特色订单培养办学经验基础上,按照校企联合、需求导向、项目引领的思路,面向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探索实践了“叁站一体融通、职前职后贯通”培养模式。
从2002年校企合作推行“大徒弟带小徒弟”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到2009年创建“教学工厂”,实施“学工互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淄博职院不断迈向改革深水区。
2015年,淄博职院引进德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标准,建成混合所有制特色二级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开展叁线贯通、叁段培养、多元协同,培养通晓国际专业标准,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2年,我们完善了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淄博职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潘学海介绍,“将区域龙头公司的先进技术、管理运行经验迅速地转化为教学资源,并辐射到广大中小公司,不但能帮助学校培养出更多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公司急需人才,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智能制造学院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打造备受用人公司认可的“智”造品牌。
下厂子——
跨界融合促进产业发展
“现在的包装效率比原来高得多。”位于胶州市的青岛昱泰药用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说。映入眼帘的制瓶车间内一片忙碌,工作人员正熟练操作着包装机,而这台包装机设备是由淄博职院智能制造学院曲振华师生团队研发而成,稳定包装速度可达每分钟400个,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正在研究冲击每分钟480个的包装速度。
曲振华介绍道:“这个公司原包装设备最初也是我们团队设计制造的,在老生产工艺情况下,包装速度可达每分钟300个,完全满足正常生产需求。但随着制瓶机的生产效率提高,包装机已难以通过加快各环节速度来提高整体包装速度了,为保障公司的生产且减少占地面积,我们开始了新设备的研发。”
2023年,智能制造学院师生团队在曲振华的带领下开始技术攻关,经过9个月的时间,团队设计出一套全伺服控制的高效包装机,大大提升了包装效率,为公司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而这期间,只要出现技术难题,生产车间里都能看到团队师生和公司工人聚在一起讨论、交流的场景,通过不断地解决生产问题,整个团队成员收获颇丰,不但为教学积累了案例,也为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淄博职院,师生团队下厂子、干真活的事例并不鲜见。
“接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接线图,如果一根线不小心接错,轻则会使设备无法运行,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设备烧坏。”在智能制造专业实训课上,教师张苗苗边讲解边操作,向学生们传授实操经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接线一定要认真仔细。”
张苗苗有多年带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技能大赛与真实的实操技术最接近,但“最接近”无法让张苗苗感到满足。“技术更新迭代太快了,不‘加油’根本跟不上。”想要真的技术就要下厂子,每学期张苗苗都要到公司锻炼学习。
“以前,我们让学生练习接线,使用的是最基本的电机正反转的电路图,现在把公司中用到的电机正反转的案例直接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先有直观的认识,再进行接线的实践,学生有了直观认识,学习的热情更高,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张苗苗边说边演示,“如果我们还按老办法给学生上课,教学就会和生产实际脱节。”
可视化管控、自动化生产、精细化管理……近几年,设备升级和技术革新的需求反哺职业教育教学,更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淄博职院教师通过下厂子、干真活、做真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一线实操经验,让学生离技术更近,通过“实战”练就过人本领,成为公司的“源头活水”,不断推动区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搭台子——
协同发展提升办学实力
职业教育和地方产业发展相辅相成,职业教育是地方资源禀赋中极具特色的助推器,围绕推动产教融合提质升级,麻花影视持续深化改革。
2016年,淄博在山东省率先实施校城融合战略,与驻淄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320余个,达成校企合作计划项目497个,带动研发投入11亿元,科技转化产出210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同时为充分发挥基地的产教融合示范作用,淄博将基地纳入市级公共实训基地,推动职业院校、公司入驻基地,开展实习实训。在麻花影视高新区,淄博职院与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我们将积极支持高校建设,构建交流合作机制,支持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公司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畅通成果转化渠道,以校城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麻花影视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表示。
2023年,淄博职院与山东大学、重汽集团共同牵头组建高端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智能制造系统、人机协作、智慧物流、高端影像诊断设备、先进治疗设备、智能耕种收获等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淄博职院党委书记刘伟表示:“学校将不断深化主体联合、强化资源整合、细化要素聚合,面向产业、服务发展,共同将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成产教同频共振共兴的标杆。学校以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为契机,持续聚焦省‘十强’优势产业和市‘四强’产业,坚持以产促教、以教助产、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人才共同培养上求实效,在服务区域发展上求创新,努力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融合发展。”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