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我院文化传媒系教师,学院首届“教学能手”、“院长教学质量奖”获得者,曾获得教育部“英特尔”未来教育课程设计一等奖。
周江老师热爱教学,他说一进课堂就觉得兴奋,每次上课都很投入。二十年的教学实践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课堂理论和实践经验。他用严谨和独特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更多的人。
在大学的读书的时候,他就在四川青海支教,亲眼目睹了西部农村教育的薄弱和孩子对学习的渴望。工作后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担任嘉宾期间,他接触了许多特殊的家庭,看到太多贫病孤弱需要帮助的人。他深感一个人力量单薄,无法帮助更多的人。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为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阳光之家“图书角”推荐图书。慈弘基金会是个刚成立的组织,选择在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及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有选择的建设“阳光之家”学生活动中心,以建立适合儿童成长的活动空间,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借阅图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公民意识。这个“自主管理”和“自主意识”打动了他。这是他和慈弘“幸福课”的遇见。
当幸福来敲门
“幸福课程”是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阳光之家”项目在农村开展的公益课程。这是一套供志愿者、乡村教师教学的,适用于农村及打工子弟学校四、五、六年级学生的,通过基本生活技能、心理、情感训练,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培养学生健康素养和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为宗旨的综合类课程。
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西部乡村孩子们对于健康的认知基本停留于身体健康方面,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较少,而且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较差,缺少基本的自我防护知识,同时自我认知较少,对个人心理的基本情况关注少……由此,他们希望研发一套可以供志愿者和乡村教师使用的,适用于农村及打工子弟学校四、五年级学生的课程体系,通过基本生活技能、心理、情感训练,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灵成长。
周江(右一)在甘肃省靖远县幸福课培训现场
2015年4月,由周江老师为指导教师,招募了一群热心于课程研发的北京师范大学志愿者共同以美国3、4年级小学生通识课程《健康与幸福》为基础,分工合作,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编排,制作教案和设计课件。幸福课程的研发工作至7月份,周老师和志愿者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前期的课程体系搭建工作,后期主要由乡村的老师们负责课程的本土化、乡村化。幸福课作为一门健康教育课程,构建了学生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体系,可促进学生拥有终身的健康行为。它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选择了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的心里、身体、社交四大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幸福初体验
2015年8月19日到21日,恰逢七夕佳节,周江老师在北京为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4位小学校长和教师们进行第一期培训。与孩子们交流最多,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他们,是真正让课程发挥作用,让孩子们受益的灵魂人物。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需要和课程学习的效果,周江老师的研发团队和几位校长、老师们共同设计了课堂前测和后测的问卷,希望能够根据这些资料,还有当地老师们的课后反馈总结进一步对课程进行调整和完善。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靖远两所小学设立了幸福课程试点。
与幸福同行
2016年8月的暑假和2017年1月的寒假,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田园大酒店,周江老师对北滩乡和东湾乡21所学校4年级开展课程的76名学校教师及校长进行了集体培训。他带领受大家体验幸福课程的教学模式,老师们以模拟课堂的方式积极参与到互动游戏中,体验游戏教学的魅力,领略课程的目的及活动所需的注意事项,并在现场进行了试讲。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曾晓东教授全面参与了幸福课项目,把幸福课课程体系搭建的更成熟,教材、教案和学生手册也全部研发完成。
同年8月,周江老师再次来到甘肃靖远,给130名乡村教师进行了4场幸福课培训。他把小学四到六年级定位在班会课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游戏教学、小学生的6个核心素养等内容的创新课程,为老师们带去了不一样的课程体验。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获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疗愈,解决他们同伴交往压力、自我认同感低等负面情感。
周江(左二)对幸福课进行点评
在培训中,周江老师也在感受着乡村教师的朴实与付出。“请写下对于幸福的一个词”,一位女教师写了个鸡蛋,随后,她讲述了一个故事,她说自己班里有一个从村小转学过来的语言都无法完整表达的智力残疾的孩子,二年级刚来的时候孩子很瘦,在学校里有国家提供的营养早餐,老师每次都会给她多盛一些稀饭。孩子现在要毕业了,在毕业的前一个月里孩子经常把鸡蛋递给老师让老师吃,老师觉得孩以后想再吃到鸡蛋不容易就婉拒了。突然有一天,孩子把鸡蛋剥好递到老师手中,老师突然明白了,这孩子是在用这个行动感恩,她觉得学生递到手里的鸡蛋就是幸福。
现场分享鸡蛋的故事 周江(左一)
2018年寒假和暑假,周江老师两次赶赴甘肃为两个县的乡村教师进行了8场幸福课培训。先后有两个县的460余名乡村校长、教师、班主任参加培训,有8000余名乡村学生受益。
十年公益同行,周江老师和伙伴们走过西北22个县530多所学校,认识了许许多多的老师,了解了许许多多的事。他说,他深深记住了这些在乡村播种希望的人,传递快乐的人,能够不计利益为学生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在追求“幸福”的可爱的人,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成为教师的“初心”。这些人都将激励着周江老师在这条“幸福”路上一直走下去。
景泰县幸福课一级培训 周江(左前二)
莎士比亚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一万个孩子就有一万种幸福,幸福可能是池塘边榕树上知了声声叫、幸福可能是放学后操场边的秋千晃悠悠。然而幸福不仅仅是快乐的体验,也是身体和心灵的共同建设、自我实现的优化。“幸福课程”项目就是希望孩子们的幸福能在身体和心灵的茁壮成长中实现,让幸福来敲门!这正是周江老师他们的希望。
编辑记者:牟秀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