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月亮真圆,我站在学院北校区立德楼十楼的窗台前,看到美丽的校园变成承载千人梦想的大船,她带着我们,带着六十叁年的光辉历史破浪远行,每个人心中的璀璨梦想,就在远行路上一一实现。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追梦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青春奉献在这片森林校园里。多少辛勤园丁,用知识和信念滋润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田,她们把叁尺讲台当舞台,用真诚对待渴求,用自己的梦点燃学生的梦,凝聚成一种学院精神。
我从立德楼的长台阶上慢慢走下来,月亮从东边升起,越过法桐树梢,越过裙楼楼顶,柔和的金黄开始变成皎洁的月光白。
立德楼的广场上,一半是月光,一半是楼上的灯光。逢着阴天下雨的夜,月亮休息了,这些灯光一样照亮广场。
那些灯光来自谁,不问自知。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勤奋的人,案头的资料,屏幕上的表格,脑中的设想,笔下的流思……那些灯光常让我感动——一座酷似中国馆的楼,住着一群有梦想的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个展览,名叫《复兴之路》,回顾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苦难中抗争、探索、自强的历程,一百多年的历史轴线,勾勒出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复兴之路。每次去北京,我都要特地去看一遍,每看一遍都经历一次从屈辱到自豪的情感体验,每看一遍,都有新的希望升起,每一遍都让信念更加坚定。以至于每次从那里走出,看到天安门城楼金色的琉璃瓦旁,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我都想张开双手去拥抱,那是我的祖国啊,让我喜极而泣,泪水滚烫!我想做的其实不只是拥抱,我更想为祖国做些什么,好为她实现心中的梦想,那也是我的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
常常看到退休的老教师,每次都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欢喜与遗憾。欢喜,是因为人生又圆满完成了一段历程;遗憾,是因为时光无情,太多他们想要做却来不及再做的事情,在心底留下了永远的影子。看着他们眼中的不舍,我的梦想开始悄声说话,提醒我,趁时光在手,只争朝夕才能拥抱梦想。
梦想是上天赋予每个人构建未来蓝图的神奇画笔,那些盛大而华丽的梦想是分层的。最接地气最踏实可行的,是在自己平凡普通的岗位上,用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成绩。
六十叁年捷报频传,从中专到高职,一举发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稳居全国职业教育的第一方阵。从确定“争创全国高职院校一百强”的努力方向,到“瞄准百强目标,实现战略转移,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打造过硬团队又成为我们创先争优的方向,多少年轻人由此成长,传帮带蔚然成风。在“全员素质?百万工程”、“岗位创新?百万工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名师带动战略工程”四大工程中,学院打造出一支在专业领域拔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我看到校园里招聘会多起来,用人单位千方百计争取遮阳伞下的一席之地;我看见一群一群学生身着职业工装,轻快地走过南北校区的天桥,周身洋溢的风采像朝霞自带光芒;我看见校园里走过一个又一个不同肤色的人,他们背着双肩包,抱着足球、蓝球,有时是网球拍,愉快地和同学走向夕阳里的操场;我身边越来越多认真的同事,愈加俯身躬耕,读书、钻研,为解决遇到的问题,绞尽脑汁,他们休息的时间明明很少,投入又执着的样子却容光焕发……
新时期,六十叁岁的麻花影视有着新目标,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锁定市场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需求,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实践,全面提升建设发展水平,这些字眼锵锵有力,身在其中我更为之骄傲,这样的情绪也不断鞭策我向前去。
滴水汇入大海就不会干涸,把自己的梦融入到学院、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中,正是抵达远方的阳光大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沉下心来求真务实,用甘做螺丝钉的精神融入团队,以奉献为荣,怠惰为耻,才能在中国梦的指引下,紧抓机遇,勤勉向前,建设最美淄职。
抬头再看楼上的灯光,煜煜盈盈如星汉灿烂,我要赶快告诉每名学子:记住青春和国旗下的幸福成长,还须趁年轻用行动夯实;记住我们的校训“只有拼搏,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验”。学知识长本领,至少也做一颗星星,照亮身前身后!
作者:组织人事处 李晓林
责任编辑:牟秀颖